攝影行為


我認為世界上相機最普及的地方就是在台灣,而且是相當可怕的數量。
想當初在2005~2006年間,人們對影像的要求還沒那麼高,大約10個人中才有1位有數位相機。
短短2年到2008,幾乎家家都有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,到現在2009~2010數位單眼相機也到達高普及的表現了!而且成功打進女性與主婦市場。

但是台灣的攝影行為呢?宏觀來看,我認為這10年台灣的攝影行為是倒退走的,相機的普及並沒有提升攝影文化的素質,反而提升人們對於器材的需求與影像的渴望。

各位可以想一下,2005年資訊展或是書展的情況。同樣的場地,當時的展覽並不會人擠人,焦點全都在廠商的產品上。現在我們拿2008~09年的情況做比對,同樣的場地是不是人變多了?舒適的展覽空間已不復存在。吃掉空間的就是那些"專業攝影師",他們拿著齊全並昂貴的器材拍攝展場的Show Girl。這就是單眼普及帶給我們的攝影文化。



另外相機的普及也帶給我們"一窩蜂"的文化。
各大觀光景點,開始充斥著洶湧的人潮。數位影像的發達,讓許多人看了照片之後,就去各地"潮拜"。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看了艋舺才去剝皮寮,上網看了別人拍的天元宮櫻花,才去天元宮拍照。

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,我們花了大把銀子買的器材,再花時間去某一個景點,去拍一張"別人拍過的景色",這樣有意義嗎?
今天妳去象山拍台北市的夜景,po上網給大家看。我明天也去同一個地方拍一張。
其結果只是網路上出現兩張幾乎相同的影像。
我認為這樣的攝影行為,相機只是"影像的複製工具"

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網路上分享照片時,都會說明自己用什麼鏡頭或是機身拍攝,好像"用什麼設備"遠比"為什麼拍照"來的重要許多。同時網路上充斥著非常多的開箱文章,彷彿就是炫耀自己買了什麼器材,自己多有錢一般。
更蠢的還會問相機能不能包膜,多怕相機會壞掉,把相機當寶一樣。
這也是台灣攝影文化特殊的行為,"誤把相機當時裝"與"買相機只為炫耀"。


各位有空時不仿想一下,相機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。
是要去各大展場,去拍不認識的Show Girl?
是要去各大旅遊勝地,去拍一張跟網路上一模一樣的景色?
還是把他當做炫耀品?把他當做珠寶一樣寶貝,把他當做時裝配衣服?

1 意見:

匿名 提到...

真是寫到骨子裡啊,害我很多沒去過的地方,都不想去,看得好膩啊@@"

張貼留言

 

Tempus Fugit Design by Insight © 2009